纯黄竹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纯黄竹荪

中文学名:纯黄竹荪

拉丁学名:Dictyophora indusiata (Pers.) Fisch. f. lutea Kobayasi

中文别名:淡黄竹荪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中等至较大。高18-23cm,托幼时卵圆形,有弹性,高3-4.5cm,粗3-4cm,初期污白色后带浅褐黄色。菌盖近钟形,高3-5.5cm,宽2.5-4cm隆起的网棱中或凹窝中有暗绿色孢体粘液。菌裙长14-28cm,边缘宽20-40cm,浅黄色,网格近圆形或多角形,长度有时超过柄长。菌柄长17-21cm,粗2-3cm,似海绵状,浅黄至污白色,中空。孢子无色,平滑,椭圆形,3.5-5μm×1.5-2μm。

生态习性:夏秋之季生于竹林地上。散生、单生或群生。

分布地区:见于香港。

经济用途:菌盖粘液气味难闻, 食用前摘取或冲洗掉。 此种较黄裙竹荪(D. multicolor)色淡,其子实体也较大。1992年作者发现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竹林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