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内笔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云南内笔菌

中文学名:云南内笔菌

拉丁学名:Endophollus yunnanensis Zang et petersen

中文别名:假羊肚菌(云南)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鬼笔目、鬼笔科、内笔菌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或中等大,长圆锥形,卵圆形而顶部微尖,高3.4-8cm,宽2.5-4.5cm,基部有盘状物与基部相固着,孢被白色,污白色,上端由内向外透成橄榄褐色,初期呈完整的套膜状的外被,成熟后,柄延长,孢被在柄基的盘状物周围环裂。孢被厚1.5-3毫米,由三层组成,外孢被膜质,由透明的菌丝交织而成,中孢被胶质,厚0.7-2毫米,内孢被膜质,成熟后孢被脱落,不具碗状菌托。菌盖帽状,钟状顶具圆口,3-5cm×2-3.5cm。子实层为不规则的网络所组成,橄榄褐色,黑褐色。柄圆柱形,高3-7.5cm,粗0.5-1.5cm,近等粗,中空,海绵质,韧,白色,基部有膨大的盘状物,盘径0.7-1.8cm,下有菌索与基质附着。担子长棒状,16-22μm×4-6μm,担子小柄纤细,具4-10枚孢子。孢子狭长椭圆形,光滑,透明或具橄榄褐色,3.9-6μm×2-2.3μm。

生态习性:多生于竹林和阔叶混交林下 ,多见于以刚竹Phyllostachys bambosoides 为主的林下落叶层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地区:云南等。

经济用途:可食用。成熟时,具丁香花香气。洗净孢子后,加工食用。菌肉质地和味道酷似香鬼笔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