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文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舞蹈文学

舞蹈文学

literature elements in dance

指舞蹈作品中的文学部分,如舞剧台本,舞蹈作品

中的诗、歌词等。

舞剧文学台本根据舞剧艺术的基本特征,按照舞蹈

艺术形象思维的特点,为编导提供作品内容、情节结构、

具体场景、人物行动及其他细节,以反映生活,塑造人

物,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它是编导进行舞台剧作和艺

术想象的文学基础。

舞剧文学台本,在剧作实践中有多种产生方式:①

有了完成的文学台本后,编导以此为依据进行舞台创作;

②由编导或台本执笔者拟就舞剧大纲,即进入编舞和排

练;③没有成型的台本,编导有了基本构思即进入制作,

待作品上演定稿后,再整理出演出台本。W.莎士比亚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V.雨果的《巴黎圣母院》、A.C.

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曹雪芹的《红楼梦》、

鲁迅的《祝福》、曹禺的《雷雨》等相继被改编成不同

风格、体裁的舞剧台本并被搬上舞台。世界文学名著改

编成舞剧台本也是舞剧文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从世界范围看,舞剧文学的创作可追溯到 400多年

前。如16世纪,莎士比亚的朋友B.琼森就写过近40个假

面舞剧剧本;法国大戏剧家莫里哀也曾写过不少喜剧芭

蕾;18世纪,法国舞蹈革新家、理论家J.-G.诺韦尔把古

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改编为舞剧《阿伽门农王

之死》等。

在中国,1939年吴晓邦在上海创作了以反对德、意、

日法西斯为主题的《罂粟花》,剧本是以诗的形式写成

的。

舞剧、舞蹈作品中的诗或歌词也是舞蹈文学的组成

部分。它们往往起着深化主题,抒发人物感情,烘托舞

台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