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U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方法(以下简称PFU法)

是应用泡沫塑料块作为人工基质收集水体中的微型生物群落,测定该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各种参数,以评价水质。此外,用室内毒性试验方法,以预报工业废水和化学品对受纳水体中微型生物群落的毒性强度,为制定其安全浓度和最高允许浓度提出群落级水平的基准。

原理:微型生物群落在水生态系统中客观存在。用PFU浸泡水中,曝露一定时间后,水体中大部分微型生物种类均可群集到PFU内,挤出的水样能代表该水体中的微型生物群落。已证明原生动物(包括植物性鞭毛虫、动物性鞭毛虫、肉足虫和纤毛虫)在群集过程中符合生态学上的MacArthur-Wilson岛屿区域地理平衡模型,由此可求出群集过程中的三个功能参数(Seq、G、T90%)。在生物组建水平中,群落水平高于种和种群水平,因而在群落水平上的生物监测和毒性试验比种和种群水平更具有环境真实性,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符合客观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参数,作出科学的判断。

Cairns等人根据上述原理,与1966年提出了利用泡沫塑料块(Polyurethane foam unit,简称PFU)做为人工机质,以微生物在PFU上的群集速度对水体进行评价的方法,即所谓的PFU法。

pfu(plaque-forming unit):嗜菌斑形成单位数,指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PFU

可编程功能单元

在嵌入式系统中,作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LatticeXP器件,另外最常见的还有非RAM/ROM功能可编程逻辑单元(PFF)。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