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散宗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闲散宗室(of Qing Dynnasty)those rankless and titleless relatives of the emperor

清代,根据爵位降等和嫡庶制原则,有的宗室便无法取得爵位,于是出现了“闲散宗室”的名号。

闲散宗室在清入关前太宗皇太极时期已经出现,到乾隆二十年(1755),已多达700余人。随着宗室人口不断增加,闲散宗室的人数比例,也在迅速地扩大。

闲散宗室原来并无品衔顶戴。乾隆四十七年(1782),皇帝认为他们既“谱列银潢,名登《玉牒》”,可因“身无职级,竟至与齐民无别”,实在有辱帝王金枝玉叶的风度,于是赏与四品顶戴和四品武职补服的荣耀。但这不等于说,就此便能做四品官、食四品俸,而且“若不知自爱”,犯了过错,也可能被革去顶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