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耀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女,1969年出生,教授,现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

1986-1990:学士学位,南开大学微生物学专业。

1990-1993:硕士学位,南开大学微生物学专业。

1996-1999:博士学位,天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

1993-2000:助教,讲师,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中心。

2000-2004:博士后,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工程系水研究中心。

2005-2006:访问学者,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研究中心。

2004-至今: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兼职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方向

生物医学工程——蛋白质与基因工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发酵,生化产品分离,病源微生物。

·情况介绍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微生物领域的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发酵,生化产品分离,水质微生物安全性检测,紫外和膜技术去除微生物研究,纳米技术在微生物诊检方面的应用,水源性病原微生物如隐孢子虫和贾第虫的检测、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分类和环境生物学研究,以及深海微生物多样性、生态及其功能研究等。

在研项目:

1. 主持同济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隐孢子虫感染性的定量检测及种类区分”

2. 同济大学医科基金:“利用纳米荧光材料对隐孢子虫感染性进行超敏感免疫荧光标定”

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隐孢子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和预警系统

代表性论文:

1) “Use of Quantum Dots for Photostable Immunofluorescence Labeling of Cryptosporidium parvum”, Appl. Environ. Microb., 70, 5732-5736, 2004.

2) “Improvement of Recoveri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tozoa Cryptosporidium and Giardia in Water Using Method 1623”, J. Microbiol. Meth., 58, 321-325, 2004.

3) “Alloyed ZnxCd1-xS Nanocrystals with Highly Narrow Luminescence Spectral Width”, J Am Chem Soc, 125, 13559, 2003.

4) “Effect of Particles on the Recovery of Cryptosporidium Oocysts from Source Water Samples of Various Turbidities”, Appl Environ Microb, 69, 1898-1903, 2003.

5) “Optimization of Agitation, Aeration an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for b-Mannanase Fermentation”, Enzyme Microb Tech, 32, 282-289, 2003.

6) “Fermentation of Starch for Enhanced Alkaline Protease Production by Constructing an Alkalophilic Bacillus pumilus Strain”, Appl Microbiol Biot, 57, 153-160, 200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