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历史沿革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源于三江师范学堂的理化科。
1952年,南京师院成立时为理化系。
1953年成立化学系,哈佛大学第一位中国女化学博士吴懋仪教授任系主任。
2000年更名为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建国以来,已培养本、专科毕业生4825名,毕业研究生65名。
机构设置(1)本科教学系统:化学系,应用化学系,环境科学系,实验中心。
(2)院办研究所:化学教育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业催化研究所。
(3)校重点实验室:环境友好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
(4)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5)院办企业:化学教与学杂志社,精细化工产品开发中心。
专业设置3个本科专业:化学专业(师范类)、应用化学专业、环境科学专业。
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物理化学、应用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化学)。
1个专业硕士学位(学科教学·化学)培养方向。
1个国家级及省级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目前,有1000名本科生、164名研究生在读。
办学指导思想弘扬传统,强化特色,为江苏培养高素质的化学师资和化学专门人才。
办学特色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学历教育到省级、国家级在职教师培训的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
建设目标在强化特色专业(化学·师范类)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应用化学、环境科学等应用理科。经过5~10年的建设,争取把我院办成有一定特色和影响的教学科研型学院.
化学系是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系科。本系以化学(师范类)为品牌专业,为江苏省中等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学)培养高素质师资。现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 化学、分析化学、化学教学论等教研室,拥有物理化学、学科教学论(化学)两个硕士学位点 ;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30名,其中正、副教授16名。
应用化学系的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精细化工专门化专业。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了应用 化学专业(非师范)。本专业学制为四年,特别设置了工业三废处理、精细化工、材料化学3 个方向的专修科。本系现拥有应用电化学、有机高分子和精细化学品、环境保护和工业三废资 源化三个方向的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点,并计划于2002年申报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专职教师1 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此外还聘化学系(师范类)的教授、副教授任教。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研究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即研究 环境问题。现拥有教师九人,其中两人拥有环境科学硕士学位。在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卓 有成效,已有多项科技成果转让并实现工业化,其中有三项通过部省级鉴定,一项获国家教委 科技进步三等奖。学校近期将投资上百万元筹建光化学烟雾模拟实验室。
材料科学系是化科院在原学校固体材料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的,主要培养适应江苏经济 发展,在材料设计、合成及生产高附加值工业厂品方面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能力的高级 人才。本系以功能材料研究为主方向,下设功能陶瓷、纳米材料、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四个方 向。现拥有教师12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有5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
化学教育研究所以大学化学和中等学校的化学教与学为研究对象,以为化学教育教学服务、 培养高水平化学师资为己任。现有5名专门研究人员和若干名相关学科领域的兼职研究人员。 1996年被批准设立的学科教学论(化学)硕士学位点,是江苏唯一独立申请并获批准设立的化 学教学论硕士学位点。依托该硕士学位点,学院于1996年首批获得培养教育硕士(学科教育o 化学)试点权。
成立于1995年,其前身是70年组建的应用化学研室,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有 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本所现有精细化工、工业"三废"处理及资源化和有机高分子 材料三个主要科研方向,其中精细化工研究包括药物中间体、表面活性剂、工业阻燃剂和杀菌 消毒剂等,有机高分子材料研究涉及有机硅材料、胶粘剂、涂料等领域。
工业催化研究所现有教授研究员3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成员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其中有 5人博士学位,并聘请何鸣元院士为该所客座教授。该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新型沸石分子筛 催化剂的合成、修饰和催化研究;电催化;均相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