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灵超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空灵超逸】

空灵,本是国画技法之一,留着空白以寓情寄意,妙在无中。谜借“空灵”为法,指谜底有词虽未受题面句义扣合,却能超脱逸越,主动为谜渲染物外之情,来衬托谜的轻灵、活泼气氛。如:

裹足不前(猜《西厢记》一句)应料他小脚儿难行

“裹足”本谓止步不前,这里别解作旧时女子缠小脚。因而,题面句入扣谜底“小脚儿难行”,已尽解其义。“应料他”是曲律中正字以外的衬字。它可以入谜,也可以删去不入谜。(这是选用曲句作谜底的特殊情况)。如民初郭仁钦作的“囊扑二弟”猜《西厢记》二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便是删去“兀的不”,留着“人”入谜的例子。前谜留着“应料他”三个衬字入谜,既为“小脚儿难行”抱语势,又能主动反击“裹足不前”。居间灵动超逸,尽得活动。在空白处起了“寓情寄意,妙在无中”的作用。

禾(猜《焚书》二句)千载之下,犹可想见其人

谜底本是赞颂秦始皇语,取作谜材后,便成了对“禾”字结构的分解。其中衬入的“犹可想”三字,虽未入题,却也能逼出“人”字,抒发了谜外之情。

空灵往往体现在实义扣合以外的衬句上,这种衬句依附谜句间要能增添情趣。空灵有时与“传神”混为一谈,今举一例,以资区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