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酒家

与大公餐厅和大三元酒家合称“三大”的大同酒家,前身为广州园酒家,于1938年由日本人中泽亲礼等人开设。1942年因酒家亏损易主,招牌也改用在香港已负盛名的"大同酒家"牌子。抗战胜利后,第三任老板谭杰南集穗、港、澳饮食人才,取诸家之长,锐意经营,创出驰名的"大同脆皮鸡"、"海南大群翅"、"金牌烧乳猪"、"红烧鲍片"等菜式。公私合营后的大同酒家,经常为党和国家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贵宾。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曾在此宴请外国友人,毛泽东主席到广州视察工作时,大同酒家派出厨师任烹调。在广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期间,大同酒家也参与了接待服务。朱光市长多次指示:"大同酒家要表现出食在广州,服务一流的特色"。 1984年8月,广州饮食服务公司与香港富茂有限公司合作经营大同酒家,仍以经营正宗粤菜为主,在挖掘传统名菜的同时,还吸收了香港菜式的特点,由于在菜式、点心制作上锐意创新,大同酒家的名菜美点饮誉国内外,"大同脆皮鸡"、"娥姐粉果"等一批名菜美点载入中国商业部饮食服务局编的《中国名菜谱》中。同时为适应多层次消费需求,大同酒家还推出系列经济菜式,食谱不断翻新,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1993年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1998年经国内贸易局批准为"国家特级酒家"。
广州大同酒家“消过毒”的食具粘着一团糯米!
今天上午,笔者到广州沿江路的大同酒家吃饭,服务员送上餐具。笔者用热水冲洗后,因太口渴,水又很烫,便用勺子舀了一口茶往嘴里送。嘴一碰勺子就觉得不对劲,马上拿出来,原来上面粘着一团黄色的东西!立刻呕吐不止,极其反胃。后来服务员说那是一团糯米!笔者要求部长过来处理,可是部长收走勺子后说话比我还大声。她说了一大堆话,差点就想说“出来吃东西是这样的了,要不就别出来吃”。这样的服务,这样的饮食卫生,还说是广州老字号。“食在广州”的美誉会被这种食肆尽毁的。
这个事情,令笔者不禁联想到“三鹿事件”。如果连酒楼这种普通饮食行业的卫生都检测不到家,就更别提那些更为复杂的关于食品质量、是否有毒的检测了。突然之间,想起了很多关于食品卫生的新闻、传闻,说某些洋快餐(K字头的 M字头的)里面的东西掉到地上后,照样拿上来给客人吃。有人在以前的供销社大厦(即现在的柏丽酒店)喝茶,吃干蒸吃出烟头。还有前两天在广州江南西一个老字号肠粉店吃肠粉吃出菜虫。现在看来,吃出菜虫就算了,但洗碗后还留着一团糯米真的不可原谅。看得见的都这么恶心,看不见的煮食过程一定异常恐怖。在加拿大,即使是小小的中餐馆,也有洗碗机和消毒机(当然不是光摆着看的)。究竟为什么别人能做到我们做不到呢?是我们电费贵?消毒机贵?还是监管力度不够?有关部门就不能查出问题做点事吗?吃进肚子的东西,是关乎到国民健康的。在加拿大,青菜都是不用洗的,不是餐馆懒,而是根本不需担心农药的问题。在日本,水质很好,所以很多海鲜可以生吃,所以鱼生、刺身是在日本发明。日本最好的大米、海味,很多都是不出口的,留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国民吃。倒不是崇洋媚外,但是这一刻真的觉得国民的贵贱从吃进嘴巴的东西就可以分出高下了。
为什么联想到三鹿,是因为奶粉的问题一直都掩埋着,直到出大事才推几个人出来负责。而食品卫生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一部分,这也会直接导致传染疾病、严重影响健康。现在是不是也可以开始关注一下呢?不要哪里陷了才填哪个坑。
其实,本来对大同酒家还是颇有好感的,虽然现在弄得有点像大排档,环境不算很好,但毕竟是老字号。于是又上网查了一下。看到一个标题:大同酒家月饼菌落总数超标10倍以上。但又看到另一则新闻说:大同酒家也先后获得市一级的最佳服务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食品卫生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单位、市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先进单位……看来现在评上什么什么都不能保证其食品质量啊。在有关部门监督到位之前,出去吃东西真的别想有多卫生,要么就想大菌食细菌,或者眼不见为净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