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后平鳅

俗名: 石爬子
产地及产期:
分布于长江上游。
介绍:
体短宽,平扁。吻须、口角须各2对。鳃裂颇窄,仅限于胸鳍基部的背上方。胸、腹鳍左右平展,胸鳍起点在眼前缘的下方,末端超过腹鳍起点,左右腹鳍连成吸盘状,尾鳍凹形。
体型特化,栖居于水流湍急的山涧溪河砾石或砂滩上,可停伏于岩石上不致被冲走。行动敏捷,能在石上匍匐跳跃前进。是小型底栖鱼类,体长一般为40-70毫米。
俗名: 石爬子
产地及产期:
分布于长江上游。
介绍:
体短宽,平扁。吻须、口角须各2对。鳃裂颇窄,仅限于胸鳍基部的背上方。胸、腹鳍左右平展,胸鳍起点在眼前缘的下方,末端超过腹鳍起点,左右腹鳍连成吸盘状,尾鳍凹形。
体型特化,栖居于水流湍急的山涧溪河砾石或砂滩上,可停伏于岩石上不致被冲走。行动敏捷,能在石上匍匐跳跃前进。是小型底栖鱼类,体长一般为40-7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