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唐代医学家王冰,号启玄子,约生于公元710年,卒于公元804年,曾任唐代太仆令。王冰年轻时笃好养生之术,留心医学,潜心研究《素问》达12年之久。经过分门别类、迁移补缺、阐明奥义、删繁存要以及前后调整篇卷等整理研究工作,他著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4卷,81篇,为整理保存古医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王冰结合自己丰富的医学知识使《素问》奥义得以晓畅。他补入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微旨大论》、《六元正纪大论》、《气交变大论》、《至真要大论》等篇章,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运气学说。对于阴阳互根的问题,王冰亦进行了深入的阐发。在论述水液的输布代谢时,他谈到了肺、脾二脏的重要作用,其注释尤其强调肺、脾、肾三脏在水液代谢方面的功能。他所提出的“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故能有子”理论,为历代医家所遵奉。他把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概括为四类,“一者始因气动而内有所成;二者不因气动而外有所成;三者始因气动而病生于内;四者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外”。所谓“气动”,是指脏气的变乱,即把病变分作因气动和不因气动两类,而每类中又辨其为外感或内伤。这种分类方法将病因病机结合在一起,有别于三因学说,备受后世宣扬。
王冰对祖国医学理论的某些问题,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他在解释《素问•至真要大论》“微者逆之,甚者从之”时,提出了人火、龙火的概念。他说:“夫病之微小者,犹人火也,遇草而芮,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故逆其性气以折之攻之。病之大者,犹龙火也,得湿而焰,遇水而燔,不识其性,以水湿折之,适足以光焰诣天,物穷方止矣。识其性者,反常之理,以火逐之,则燔灼自削,焰光扑灭。”王氏认为人火与龙火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火。前者属一般的火热,其性质属阳热而伤阴液,可以用寒凉药物治疗。如肝火目赤、胃火牙疼等,可选用清泻肝胃之火的龙胆草、黄连、石膏、大黄等。而所谓龙火,其性质与古代传说中的龙相似,龙为水生之物,水盛则龙腾,故这种火的特点是使用寒凉药物治疗不仅不能灭其火,相反还会助火生热。因此,主张治疗龙火应采用以火逐火的方法。
王冰在“治病求本,本于阴阳”的原则指导下,临证强调应明辨阴阳水火。对于真阴虚损者,主张“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对于阳气不足者,主张“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认为“寒之不寒,责其无水”,就是说用寒药治疗热证无效,就要考虑是否属于阴虚水亏所致的虚热;“热之不热,责其无火”,就是说用热药治疗寒证无效,就要考虑是否属于阳虚火衰的虚寒。此外,他还就有关“正治、反治”问题加以探讨。如说:“逆者正治也,从者反治也。逆病气而正治,则以寒攻热,以热攻寒。虽从顺病气,乃反治法也。”对于五郁之病的治疗,王氏分别采用吐、汗、下、渗、泄等方法,使《素问》五郁治法更加明确具体。
《内经》一书系战国至西汉成书的中医理论典籍之一,是中医学理论的渊薮。王冰整理注释《黄帝内经素问》,在祖国医学史上功不可没。他所整理的《素问》传本成为后世医家研究该书的蓝本。王冰对祖国医学理论的某些认识和创见,至今仍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演员老王冰今年73岁,三年前在《走向共和》中扮演李鸿章时,刚好70岁。演员王冰与剧中李鸿章同龄。古稀之年,感悟李鸿章的心路历程,王冰的生活经历为他提供了非常好的表演体验。
《走向共和》中饰李鸿章王冰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北京青年艺术剧院的台柱子。剧院每年拍两三个舞台剧,王冰都是男主演,如50年代的舞台剧《保尔柯察金》,在全国巡演了400多场,演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话剧《费加罗的婚礼》,王冰也演过一百多场。在《哈姆雷特》等多部莎士比亚的话剧中,王冰也是男主角,演过几百场。
1990年王冰退休以后,由于身体原因,便彻底退出了话剧的演出舞台。但王冰时不时地还会在影视剧中客串一个角色。如在电影《父子老爷车》中,王冰扮演一位经理;在电影《最后的贵族》中与卢燕演夫妇,扮演潘虹的父亲。在电视剧《武则天》中扮演武则天的重臣狄仁杰;在刘威主演的电视剧《唐明皇》中扮演唐代的名臣宋。拍摄电视剧《走向共和》之前,他刚刚在一部18集香港电视剧《蟋蟀四爷》中扮演一位清末初期的赌场老板四爷。
三年前,王冰接到电视剧《走向共和》的剧本后,就深深地被剧本所感动了。王冰说:“虽然我年事已高,身体不太好,但是剧本中李鸿章这个人物写得太好了。十多年前,我演过舞台剧《一代风流》,在剧中,我扮演与袁世凯作斗争的主演蔡锷,那部戏的演出,已经对清末民初的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走向共和》一剧中,编剧以全新的视角,重新看待李鸿章的‘卖国'形为。我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塑造这一全新李鸿章的强烈欲望。”
2001年9月,《走向共和》开拍前,王冰提前一个月进入剧组,看了很多关于李鸿章的书籍,包括《李鸿章的处世艺术》、《李鸿章的从政艺术》,系统地研读了编剧之一张建伟写的关于清末历史的5本书籍。在59集的戏中,李鸿章的戏都在前20集里。王冰说:“我在剧组中一住就是七个月,能够坚持下来,还应该感谢剧组对我的关照。由于我是全剧组年岁最大的一位演员,剧组对我非常照顾:派一个特别助理照顾我,还给我吃小灶。”
自从演过《走向共和》这部戏后,王冰一直处于休整状态,今年一年,他已经推掉十部戏了。王冰说:“没有我特别感兴趣的戏,我是不能拚老命拍戏的。言外之意就是说,这部戏是让王冰老人拚命拍摄的。
王冰感叹:“在《走向共和》这部戏时,很多场戏,我都是从自己的感情存折里找到了表演根据。”
在剧中,有一场这样的戏:甲午海战失败了,李鸿章被罢官,主战派大造舆论。一时间,李鸿章成了千人骂万人恨的卖国贼,李鸿章便躲在一个寺庙里修身养性,他也一度想过自杀。这
时候,慈禧特别派来一位宫女伺候李鸿章,给他唱戏,陪他玩儿,劝他别消沉。演这段戏时,王冰由于也有过相似的经历,非常能体会李鸿章苦闷的内心世界。
让王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文革”时期,王冰被关进“牛棚”,接受审查的经历,却成了王冰塑造李鸿章被罢官后失落心情的生活沉淀。
王冰回忆:“文革”一开始,我便被列为黑线人物关进了牛棚。理由是我演的角色都是:“大、洋、古”。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不知自己错在哪里,因为所有的角色都是领导让我演的,到头来却被关了起来,我那时真是心灰意冷,心里那个烦呀,郁闷得不得了。原本我的人缘很好的,可是自从被打成黑线人物后,几乎所有的熟人都不理我了,每每见到我,人家总会低下头来。可有一天,我们同事的一个小姑娘,见到我以后,她站在我对面看了很久,后来,这个小女孩儿,冲我嘴角微微一笑。这一笑,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别提多感动了,至今还难以忘怀。
王冰的妻子是清华大学的医生,他们有两个女儿,一个在科学院搞科研工作;另一个是做生意的。在两个女儿成人的时候,正值“文革”王冰挨批斗的时期,由于王冰本人一度对当演员心灰意冷,两个女儿都没有从事演员职业。
说起接拍李鸿章这个角色的过程,王老师显得很愉快。“要说我接这个角色前后过程其实很普通,和一般演员的经历都差不多。当时有两部戏想找我,但我看了人物以后觉得不是特别满意。说句实在话,我今年71岁,也该是退的时候了,所以就不太想演。有一次张黎(《走向共和》导演)上我家,说要看我在《武则天》里狄仁杰的剧照。我就拿出来给他看,看完以后他就同我聊,接着就问我对李鸿章的看法怎么样。这时我其实已经猜到他大概是要找我演李鸿章。但当时我没有说我不想演了,反而还就同他聊起李鸿章来。为什么呢?因为我对李鸿章有兴趣。作为一个演员,老的也好,年轻的也好,见到好的角色都还是想演的,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职业病吧。”
“我是一个演员,演话剧出身,干了一辈子舞台剧,当中也演过几部影视剧。虽然说话剧、影视剧有区别、有不同,但艺术的追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如果说人物塑造不成功,也就是把人物演死了,那这部作品肯定也就是失败的。所以我当时就放开和张黎聊,一方面表达我的看法,另一方面也了解一下他的看法是不是同我一样,是不是也是想塑造活生生的人。”
“李鸿章这个人,有人讲是个卖国贼、大汉奸。这个一棒子打死的观点我不同意,至少它太片面。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很不好,那就是成者王侯败者寇。只要你失败了,人家就都说你这也不行、那也不好。我认为,看一件事,或者看一个人,不能光看结果就完了,还得着动机、过程,这样看事情才全面。李鸿章地的确很不成功,办洋务没见多大起效;办海军,甲午一战打得是全军覆没;挖空心思地办外交,可在那割地赔款条约上签字的基本上就没少过他。可以说是干什么都不好,这中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当时的环境条件,一是李鸿章的个人原因。”
环境条件我不用说你也知道,往简单了说,当时的中国是什么都不行。在那种环境下,一个只读过经史子集的高高在上的翰林元帅都能干些什么?说句公道话,就凭他能够看到当时的中国迫切需要先进技术这一点,就已经很不错了。何况他还拼命地去做,就更加难能可贵。李鸿章这个人总结起来做的事不外乎两点,一是‘争’,一是‘和’。为了军费、办厂的经费、先进的技术和清朝的安危,他同翁同和,同慈禧争,同外国人争。但是,一旦他感觉争不过了,他就开始和,也就是妥协。为什么妥协呢,这里面也有不得已的成分在,当然也有他自身
《建国大业》饰张澜的原因。所以我有时觉得他这人很有点‘忍辱负重’的意思在里边。”
“当时我把这些看法一说,张黎就开始激动起来了,说我和他的看法、观点完全一致。说这话可能有些过,但当时我们都挺激动的,两人就越说越投机。后来就着剧本。我演戏到现在,很少有剧本拿到手里就一日气从头到尾读完的。可这次我就真的一起读完了剧本。读完了以后我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这个本子征服了我’。的确是这样。它是以一种全新的历史视角、新的观念来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而且相当真实,艺术的真实,所以非常吸引我。这样,我就接了这部戏。”“可是接了之后心里面又有点发虚。虽说对于演员来讲每一个角色都是挑战,但这次的要求和压力太大了。我个人认为:《走向共和》里面,慈禧、李鸿章、袁世凯这三个角色是最难把握的。这三个角色只要有一个走样,这部戏就砸了,真的!所以就有些担心。担心归担心,戏还是得演。要是没难度,大家都能演,还找你干吗?作为一个演员,我坚信一点:只要吃透了人物,没有演不好的。有人说我老了,我就想当年李鸿章不也是七十几岁吗,他能那么活我还不能那么演?”
献礼片《建国大业》将于2009年9月17日全国公映。图为《建国大业》演员造型之王冰饰张澜。还有《沧海百年》饰乾隆帝。
演员小王冰
青年演员王冰个人资料
生日:1973.5.27
星座:双子座
身高:1.77CM
体重:65Kg
血型:AB型
籍贯:北京
学历:1992年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京剧专业
电影作品
《海鸥》小海
《细柳营边草》饰汪文武
《女神捕》-《局中局》 饰 龙涉虚/何真
《革命到底》饰 范秀龙
《抗倭英雄吴时来》
电视作品
2006
《悠悠寸草心I》饰 金泉
《悠悠寸草心II》饰 金泉
《济公新传》 饰 宋徽宗皇帝
2005
《谢晋》(又名《大明奇才》) 饰 吴光
《刁蛮公主逍遥王》饰 尹剑
2004
《尚方宝剑》饰 刘不云
《京城大状师》饰 顺治皇帝
《摩梭女儿国》饰 马鸣
2003
《永不言败》饰 杜雨
《一江春水》饰 家轩
2002《三少爷的剑》饰 燕十三
2001《陈真后传》饰 怀甲
2000《金剑雕翎》饰 单宏章
1999
《包公出巡》饰 安阳
《游龙惊凤》饰 冷峻
《青春出动》饰 高勤
1998
《淮安奇案》饰 李祥
《黄岛之恋》饰 江枫
《陈真》饰 刘怀甲
《五月槐花香》饰 孟小楼
《逃亡中的诗人》饰 张逸夫
话剧
《杀手不嫌冷》饰 韩崎
兰州市副市长王冰,男,汉族,生于1956年11月8日,甘肃省敦煌市人,1974年8月工作,1983年7月入党,研究生学历,现任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负责发展计划、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司法民政等方面的工作,代表市政府参加与“甘肃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的组织筹备工作,分管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民政局、司法局、招商局、统计局、物价局、法制办、残联、燃化集团。联系邮政、电信系统,在兰金融证券保险机构,驻兰部队。
主要简历
1974年8月至1977年9月,在甘肃省敦煌中学高中毕业后,曾任生产队长、大队文书、民办教师
1977年9月至1979年7月,在甘肃省酒泉师范读书
1979年7月至1980年12月,在酒泉师范任教
1980年12月至1982年8月在酒泉地区调资处、文教局工作
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考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读书
1985年8月至1994年10月,在酒泉地区文化教育局工作,分别任干事、副科长、科长、教委副主任等职(90年5月任教委副主任)
1994年11月调任酒泉市委副书记,兼任市委党校校长,机关工委书记(期间:1993年8月至1995年12月函授中央党校经济管理本科专业)
1998年11月至2002年5月,任酒泉市市长(期间于1997年9月至2000年3月参加美国东方大学与西北师大联合举办的决策管理研究生班学习)
2002年6月至2003年4月,任中共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
2003年5月至2005年6月,任中共甘南州委副书记
2005年7月至今,任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王冰,男,现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蒙台梭利教育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他是山东省学前教育专业唯一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事业发展与管理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山东省教材审查委员会幼教组组长、哈尔滨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该教授长期从事幼儿园课程研究、幼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研究、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理念中国化研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研究、齐鲁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研究等工作。近年来承担国家课题5项,省部课题7项,主持完成国家、省级课题多项。其中主持完成的“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系统工程研究”项目,被国家鉴定专家组鉴定为“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研究的领先水平,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研究成果入选《中国教育百年大事记》。他主持完成的“幼儿国防启蒙教育教程”项目,被国家鉴定组鉴定为“开创了我国幼儿国防启蒙教育的先河。”研究成果已经在全军推广。多年来,王冰教授以学前教育为主攻方向,以课程与艺术教育为侧重点,以立足山东、面向国内,走向世界的学术研究意识,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教材10余部,发表文章30余篇,与广东、深圳、广西、青海、宁夏、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河北、天津、上海、黑龙江、山东等全国二十多省市合作,从事着各项学前教育研究工作。该教授2004年6月应国际学前教育组织香港分会邀请为香港学前教育研究会作了“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系统工程研究”学术报告,2005年12月应国际学前教育组织美国分会邀请参加了由世界上90多个国家参加的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naeyc全美幼儿教育学术研讨会并在小组会议上作了主题发言,2006年7月应环太平洋地区学前教育研究会邀请参加了在韩国首都首尔召开的“环太平洋地区学前教育研究会第七次研讨会”并在大会上作主题发言。
目前,王冰正在开展的研究课题有: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中国化研究暨《幼儿园课程指导纲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项目《幼儿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研究》;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民族文化与幼儿民族精神形成的关系研究》;《<山东省幼儿园教育活动教材>课程园本化研究》等项目。
王冰教授获得主要奖励有:中国青年科技博览会金奖一项;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游戏与玩具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全国艺术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一项; 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山东省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山东省第三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山东省第一届艺术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山东省第一届计算机辅助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在中国幼儿教育百年庆典活动中,撰写的“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研究报告”光荣入选为《百年中国幼教优秀论文选集》的100百文章之一,并被邀请与国家领导人一起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活动。
辽宁中医大学教授男,1952年11月24日出生,教授,药用植物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在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读完硕士研究生课程。1976.年7月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生物系; 198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进修一年;1991年在中科院参加英语高级班学习一年。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分类及开发利用。
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荣获:沈阳市科教系统 “教书育人岗位标兵”,辽宁省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次荣获院优秀教师及全院优秀教师授课大赛奖。1995年,被选为第一批院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在药用植物染色体的核型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草药,中药材等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20余篇第一作者研究论文。主编英文教材“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药用植物学英汉小辞典”,被聘为全国统编教材“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及“药用植物学习题集”编委,“药用植物实验指导” 副主编等。目前主持省课题“辽宁药用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多次参加不同层次的科工作,其中有省教育厅课题“十种药用植物染色体的核型分析”;国家十.五课题“白术炮制工艺规范化研究”;国家九.五课题“中药车前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国家八.五课题“车前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省教育厅课题“中药地榆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等。其中“车前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2001年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车前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1997年度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车前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1996年度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北京梦幻动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冰,男,1973年1月出生,本科,北京梦幻动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由他担任制片主任的电视连续剧《郑板桥外传》受到业界好评;2002年,他拍摄的《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得到了中宣部、广电总局领导的肯定;2003年,他参与拍摄和发行的《天堂鸟》、《不觉流水年长》、《立案侦查》等多部电视剧深观众喜爱;2005年,参与制作和发行的大型动画电影《小兵张嘎》获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项“优秀动画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