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平
1.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题像】张国平,男,1955年出生,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国际法教研室主任,中国法学会商法研究会理事。曾任江苏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九届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兼职)。198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获法律学士学位。1984年起任职于江苏对外经济律师事务所,1987年起任该所副主任、主任。1991年作为访问学者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和Heapwith & Chadwick律师事务所学习、工作一年。1997年晋升一级律师。2000年2月调到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任教,2001年6月转评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法和国际投资法。先后发表著作、论文三十余篇(部),主持课题三项。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1996年曾被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模称号,1998年被省政府确定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列为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1999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律师。
主要研究:
主要论文: 《海外投资法律可行性研究》《法学》1985 年第6期;《签订中外合资合同应注意的法律问题》《江海学刊》1986年第1期;《外商贷款担保有关法律问题浅谈》《江海学刊》1987年第1期;《涉外经济合同中应重视的法律问题》《中国律师》1990年第3期;《论健全我国的企业法律制度》《江海学刊》1993年第1期;《论我国公司法的制定》《江海学刊》1994年第1期;《论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江海学刊》1995年第3期;《市场经济的法律思考》《学海》1996年第4期;《企业集团法律特征辨析》《中国律师》1997年第11期;《再论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当代司法》1999年第9期;《论企业的法律形态和企业立法体系》《江海学刊》2000年第6期;《上市公司收购制度解读》《中国司法》2001第2期;《公司资本制度诸问题》《江海学刊》2001年第5期;《公司法人治理中职工参与制度探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刍议我国股东诉讼制度的缺与失》《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11期(该文由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股东代表诉讼中的法律机制》《中国律师》2002年第10期;《BOT投资制度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公司治理的法律分析》载《法制现代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和借鉴》《东吴法学》2003年年刊;《公司资本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载《中国商法》2003年年刊。
著作:《公司法律制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现代国际贸易法》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研究》,2004年出版。
课题:现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的法律问题》(211370A511)和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框架》(111370A11101STB82005);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子课题《中国企业的法制现代化研究》。
主要法律业务:曾为沪宁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小天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昆山三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索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宏图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上市公司上市H股、B股、A股提供法律服务;曾为江苏贝卡尔特钢绳有限公司、扬州亚星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江苏贝宁面料有限公司、华飞彩色显示系统有限公司等10多个中外合资项目提供法律服务;曾为南京东方化工有限公司等成套设备引进项目提供法律服务;曾为香港博腾有限公司等6个海外投资项目提供法律服务;曾为南京中心大酒店、华飞彩色显示系统有限公司等12个国际商业贷款项目提供法律服务;曾为常熟电厂的BOT投资项目提供法律服务;曾为南京东方化工有限公司、清江拖拉机厂等6个外资、内资收购项目提供法律服务。
2.西安石油大学电教中心副教授张国平,副教授,浙江省宁波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同年参加工作。自1979年起,长期从事学校
电化教育工作。1979年至1994年,在原西北纺织工学院电教中心工作,任电教中心主任,从事电教教材编导、拍摄、编辑等工作。1994年底调入西安石油大学电教中心,从事电教教材编导工作,负责电教录像教材编导、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的策划、设计工作。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在20多年的电化教育工作中,先后参加过40多部电视录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及其它专题电视片的制作工作。其中《世纺优质纱》、《工厂供电》、《喷气织机控制系统》等六部电视录像教材被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另有多部电视教材获省部级高校电教成果评比一、二、三等奖。由本人独立或与他人合作撰写的论文曾获市科协、省教委、总公司等高校电教成果评比一、二等奖,并在相关杂志上发表。近期,正在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网络课程》的制作工作,并担任课题组负责人之一和策划、设计工作。
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男,江西余干县人,1966年10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学习、工作,并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方面的工作,曾多次赴国外考察、学习和工作。1997-1998年在加拿大McGill大学从事有机污染物环境工程治理研究,2003年在英国Micromass公司学习仪器分析技术。近年来从事矿山环境中锑、砷等有毒重金属的环境效应、城市及近郊环境中滥用药物(包括抗生素和激素)的环境影响、环境中锑、砷价(形)态的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主持的课题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泊体系氧化还原边界层对砷的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子课题--“矿山尾矿中砷、锑的迁移扩散及危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子课题--“石漠化地区土壤-植被系统中钙、镁、磷与重金属的交互作用及其对植物适生性的影响”,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阳市水产品中的抗生素残留”。参加的课题主要有: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喀斯特地区(贵州乌江流域)物质水文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效应”和“乌江典型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
已经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包括Water Rsearch及Applied Geochemistry等国际期刊的论文。具体指导博士研究生3名(已毕业1名),硕士研究生2名。2004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参加人员)。
发表论文
1. 张国平,刘虹,刘丛强,金志升。离子色谱--等离子体质谱联用同时测定热泉水样的砷形态。分析试验室,2007(录用待刊)。
2. 张国平,刘丛强,刘虹,胡健,韩贵琳,李玲。贵州丫他金矿周围锑与砷的分布及活动特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7, 26(增刊): 440.
3. Zhang, G., Liu, C.-Q., Liu, H., Hu, J., Han, G., and Li, L. Arsenic and antimony contamination in the vicinity of Yata gold mine, Guizhou,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06, 25(suppl.): 35
4. .
5. 张国平,刘丛强,杨元根,吴攀。贵州典型矿山的水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5, 24(Suppl.): 339.
6. Zhang, G., Liu, C.-Q., Wu, P., and Yang, Y.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ne-waste calcines and runoff from the Wanshan mercury mine, Guizhou, China. Applied Geochemistry, 2004, 19(11): 1735-1744.
7. Zhang, G., Liu, C.-Q., Yang, Y., and Wu, P. Characterization of heavy metals and sulfur isotope in water and sediments of a mine-tailing area rich in carbonate.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2004, 155(1-4): 51-62.
8. 张国平,刘丛强,黄荣生。离子色谱--六极碰撞等离子质谱法同时测定水样的砷形态。矿物学报,2004,24(4): 325-328.
9. 张国平,刘丛强,吴攀,杨元根。贵州万山汞矿尾矿堆及地表水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学报,2004,24(3): 231-238.
10. 张国平,刘丛强,杨元根,吴攀。贵州省几个典型金属矿区周围河水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地球与环境,2004, 32(1): 82-85.
11. Zhang, G., Liu, C.-Q., Wang, Y., and Zhao, Z.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of arsenic in rivers in Guizhou Province, China.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2003, pp187.
12. 张国平,刘丛强,杨元根,吴攀。碳酸盐岩地区铅锌矿山水系中铅、锌、铜的迁移及其硫同位素示踪。矿物学报,2002, 22(3): 249-254.
13. 张国平,刘丛强,吴攀。贵州万山汞矿尾矿堆渗滤水的某些化学特征。全国第6届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贵阳),2002, pp79.
14. Zhang G. and Nicell J.A. Treatment of aqueous pentachlorophenol by horseradish peroxidase and hydrogen peroxide. Water Research, 2000, 34(5): 1629-1637.
15. 张国平,Nicell J.A.,邹永廖。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处理五氯酚过程的毒性特征。科学通报,2000, 45(12): 1267-1270.
16. 张国平,Nicell J.A.,邹永廖。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处理废水中的五氯酚。环境科学研究,2000,13(2): 12-14。
17. 刘虹,张国平,刘丛强。固相萃取-色谱测定水、沉积物及土壤中氯霉素和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分析化学,2007, 35(3): 315-319.
18. Hu, J., Zhang, G., and Liu, C.-Q. Pilot Study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urface soils of Guiyang City,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6, 76(1): 80-89.
19. 胡健,张国平,刘丛强。贵阳市大气降水中的重金属特征。矿物学报,2005, 25(3): 257-262.
20. 胡健,张国平,刘丛强。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多环芳烃。地球与环境,2004, 32(3): 94-97.
4.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国平 男,1955年1月生于重庆市,汉族。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现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四川省美术馆副馆长、四川省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代表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油画,入选全国八届美展;获全国第六届人口文化优秀奖;《却敌之后》油画,获全军美展优秀奖;《阳光》油画,获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二等奖。
5.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授男,1970.6,1992年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留校任教,1998年晋升为讲师,2001年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毕业,2003晋升为副教授。工作期间主要参加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讲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语言》,《Web数据库》,《Unix系统环境》,《软件工程》,《面向对象方法》,《UML语言》,《软件设计实例分析》等多门计算机本科、研究生课程。现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信息系统与信息集成技术、数据库与数据网格。
论文(著作)发表情况:
1.《一种超文本、关系的数据模型——超链接数据模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3,张国平 叶飞跃 杨琳
2.《超链接数据模型的数据操作》,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4,张国平 叶飞跃 杨琳
3.《PowerBuilder应用从C/S模式向B/S模式的移植》,微型机与应用2002.6, 张国平 曹林 李华昱
4.《基于Java的Web下的企业数据组织模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4,李杰 张国平 叶飞跃
5.《一种基于SQL Server的企业数据仓库实现方案》,微型机与应用2001.12,李华昱 张国平 曹林
6.《多线程技术对批量数据处理的优化》,微型机与应用2001.4,劳加庆叶飞跃 张国平
7. 《使用OES构建OLAP分析系统》,微机发展(增刊)2002.12,张国平 吴冬清 吕一航 候宇奇
8. 《JSP与Servlet实现Web上的动态图文显示》,微机发展2004.7,张国平 李凌博
获专业(技术)奖励情况:
1.2000.9,《数据基础重组及应用开发》 校级优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共5人)
2.2000.9,《测井曲线数据库》 校级优秀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三(共4人)
3.2003.6,《探井单井沉积相分析及评价系统》 校级优秀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四(共7人)
4.2000.9,《石油大学资金结算中心网络系统工程》 校级优秀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共4人)
5.2001.6,《采油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校级优秀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共6人)
6.2003.6,《孤东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 校级优秀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共6人)
7.2001.6,《勘探图件矢量化系统》 校级优秀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四(共5人)
8.2000.9,《勘探部署图自动生成智能软件》 校级优秀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四(共5人)
9.2003.6,《油气层综合录井解释评价系统》 校级优秀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三(共7人)
10. 2004.3,《积极营造创新气氛,培养计算机创新人才》 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三
主持的横、纵向课题情况:
1. 2005年,孤岛采油厂《源点数据库精细管理系统》,合同经费17万元。
2.2004年,物探研究院的《基于Web Services的信息系统研究》,合同经费8万元,已全部到位。
3.2001年,海洋石油开发公司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合同经费20万元,已全部到位。
4.2001年,海洋石油开发公司的《自控信息管理与查询系统》,合同经费35万元,已全部到位。
5.2001年,孤东采油厂的《采油厂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开发》,合同经费20万元,已全部到位。
6.2001年,孤东采油厂的《采油成本动因数据库系统研究》,合同经费10万元,已全部到位。
7.2000年,孤东采油厂的《效益评价信息系统》,合同经费15万元,已全部到位。
8.1999年,海洋石油开发公司的《数据基础重组及应用开发》,合同经费36万元,已全部到位。
6.成都理工大学讲师张国平,男,汉族, 1973年9月
生,四川省南充人,中共党员,讲师,现任地球科学学院办公室副主任。
1995年7月于四川外语学院毕业后在中学任教。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专门史专业(近现代中外关系方向),获硕士学位。2003年7月到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从事学生工作,曾任学生第二支部书记。现在学院办公室从事行政工作。
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选讲》、《中国近现代重要历史人物选讲》等公选课程。在《近代中国》、《理工高教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7篇。2004年被评为“四川省200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三下乡’活动教师先进个人”。
7.陕西省歌舞剧院党委书记男 汉族 1946年10月出生 陕西绥德人 中共党员 板胡演奏家 二级演奏员,现任陕西省歌舞剧院党委书记。
1966年报考中央音乐学院,1968年11月参加工作。1970年至今先后在宝鸡文工团、兰州市歌舞团、陕西省歌舞剧院工作。
在《山河祭》、《杨贵妃》、《窦蛾怨》等多部舞剧、歌剧及多台大型音乐会中担任板胡、中胡的独奏、领奏、声部首席。出任陕西歌舞剧院民族交响乐团执行总监。曾随团出访香港“丝绸之路艺术节”、法国“比利牛斯国际艺术节”。1993年获陕西省音乐舞蹈调演《黄土地之歌》集体演奏一等奖;1999年获陕西省优秀(节)目展演《民族交响乐音乐会》优秀演出奖。
撰写多片专业性论文。
8.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副会长男,汉族,1952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副会长、申达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党委书记,申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第十届人大代表。
主要经历:1985年任江阴市塑包二厂厂长;1989年任申达集团公司董事长;1997年任申达集团公司党支部书记、南京中达制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1998年至今任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副会长; 2000年至2003年任南京中达制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荣誉有:1997年至2000年被评为“无锡市明星厂长(经理)”;1997年被评为“中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1998年被评为“中国包装企业十大杰出人物”;199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包装企业家”、“中国包装界新闻人物”;2000年被评为“无锡市优秀厂长经理”;2001年被评为“中国优秀包装企业家”;2002年被评为“无锡市优秀企业家”
9.张国平 男, 体育部书记1955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广东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大学学历。1974年参加工作,从事于国防原子能行业建设,曾荣立三等功一次,并被树为学雷锋标兵;在基层从事多年的管理工作,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对体育工作有十分深刻的理解和爱好,并擅长于羽毛球运动,现任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教工羽毛球协会会长
10.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信息专业毕业、博士后。
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光电子信息
1.本科生讲授的主要课程
(1)信息科学导论 (2)数字信号处理 (3)综合设计实验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截止2007年)
近五年每年指导电、通信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6-8篇(6-8人)。
指导电信和通信专业的毕业实习工作,建立专业实习基地三个。
每年组织并指导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每年指导本科生科研立项1项
2007年指导校级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项
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电气信息类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2006.9~2010.8
(2)校第一批研究型教学试点课程《数字信号处理》,2007年,验收合格。
4.纵向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多功能陶瓷的新功能创制与应用潜力探索,子课题负责人,8万元。
(2)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创新群体项目:知识服务理论及若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组核心成员,共20万元。
横向项目:
横向科研项目3项,项目经费共39.3万元。
近年来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