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
洪江市Hongjiang City
洪江市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西南部、雪峰山脉中段、沅水干流上游,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中国冰糖橙之乡。全市总人口43万,土地总面积2174平方公里。是唐代“诗家天子”王昌龄的谪贬地。这里有“湖南青藏高原、湘西神农架”之称的雪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有“神密的物种变异天堂”之美誉的安江,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就是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研究出了杂交水稻,为解决全人类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有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黔阳古城;有修建托口电站后形成24500km2面积的西海。有被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庙遗址。在这里成功举办了2006年和2008年中国雪峰山全国户外运动俱乐部挑战赛。洪江市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距西南五省(市)周边中心城市——怀化35公里,距芷江机场40余公里,枝柳铁路、320国道、209国道、沪昆高速、包茂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各旅游景区均有便利的交通直达。它是桂林——张家界的“中华第一旅游黄金走廊”上的一颗璨灿明珠。
洪江市战国属楚地,秦为黔中郡地。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置镡成县,县治在黔阳西南,属武陵郡。东汉、三国因之。
东晋义熙年间(405至418),废镡成县并入舞阳县,舞阳治(今芷江)迁镡成,并改为镡城。南北朝:齐建元元年(479),舞阳改为沅阳,仍属武陵郡。梁改沅阳为龙标县,隶属南阳郡。陈武帝永定三年(559),改属沅陵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置辰州,龙标改属辰州。炀帝大业元年(605)复属沅陵郡。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改属辰州。贞观八年(634),分置朗溪县,龙恻县改为龙标县,属巫州,州治设龙标。武后天授二年(691),巫州改为沅州,龙标县隶属沅州。长安三年(703),沅州改为舞州。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又改为巫州。天宝元年(742)改称潭阳郡,属黔中道。代宗大历五年(770)更名叙州。
五代时,龙标为少数民族据有,废县置州,仍称叙州。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湖南归顺,奖(芷江)、叙诸州随之。神宗熙宁七年(1074)置黔江城。元丰三年(1080)改置黔阳县,以在黔水之阳,故名(一说县境石皆黑色,故以黔名),隶属于沅州。
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黔阳县属沅州路总管府,隶湖广中书省。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黔阳隶属沅州府。洪武九年(1376),沅州府降为州,黔阳属辰州府,隶湖广布政司。
清顺治四年(1647),黔阳县纳入清室版图,仍属辰州府。乾隆元年(1736),沅州升为府,黔阳属沅州府。
民国初年,废府存县,黔阳县属辰沅道。民国24年(1935),湖南省政府在沅陵设立“湘西绥靖处”,将绥靖范围内的19个县划为5个行政督察区,黔阳属芷、黔、麻、晃行政督察区。翌年5月,行政督察区正式设立专员公署,黔阳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专署机关设黔阳。民国26年12月,全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黔阳属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仍设黔阳。民国29年(1940)4月,改为第十行政督察区,专署机关迁洪江,黔阳县属第十行政区管辖。
1949年10月3日,黔阳解放。是年11月1日,成立黔阳县人民政府,县治改设安江镇,隶属会同专区。1952年8月撤销会同专区,成立芷江专区,黔阳县隶属芷江专区。是年12月2日,芷江专区更名黔阳专区。翌年5月,专署机关迁黔阳县安江镇大畲坪。1975年2月,专署机关迁怀化市。1981年6月,黔阳行政公署更为怀化行政公署,黔阳县隶属怀化行政公署。
199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黔阳县与洪江市合并,成立新的洪江市,市治设于黔城.
怀化市洪江区Hongjiang District of Huaihua
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区,东、西、北与洪江市接壤,南与会同县毗连。地理座标:北纬27.5o~ 27.13o,东经109.45o~ 110.3o。南北纵长19公里,东西横跨31公里,市区总面积216平方公里。1988年总人口8.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8万人、非农业人口5.29万人。在总人口中汉族约占97%,余为苗、瑶、侗、回、土家等少数民族。
洪江区处层峰叠嶂之中,地势甚高,气候适人。盛暑烈夏,早晚可着夹衣;隆冬腊月,温度最低零下三四度;时至暮春,室内犹生火取暖。雨水以5、6月为最多,常年平均降雨量1485毫米。平均日照1354小时。无霜期304天。
境内物产资源颇丰,已查明有木本植物91科584种,林地面积2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5万立方米;矿藏资源矾矿储量1亿吨,石灰石几十亿吨,石煤约1亿吨,还有瓷泥,重晶石、石英石、钨、铜、沙金、金刚石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6万千瓦,可开发的占55%。222省道和沅水等交通干线通过,水陆交通堪称方便。
洪江区夏为荆州之寺,周末隶属于楚,秦为黔中郡地,汉为武陵郡镡成县地,东晋为舞阳县地,隋属沅陵郡龙剽县,唐属朗溪县,五代入于蛮。宋元祐五年(1090)置洪江砦,隶黔阳县;崇宁二年(1103)改属靖州三江县地,寻改三江县为会同县,随属会同县。元明清因之。清末置洪江镇。民国初期为会同县洪江镇,民国13年(1924)称会同县。洪江市,后又改为镇。民国22年以后为湖南省第四、七、十区保安司令部和第七、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抗日战争后期,湖南省政府在此设立洪江行署,辖第六、十两个专区。解放初,置洪江市,隶属会同专区。以后市镇建制交错更迭频繁,至197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洪江市,属黔阳地区(1981年6月30日改为怀化地区)。1988年11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经济计划单列市,1999年5月设洪江区。洪江区设河滨路、沅江路、高坡街、新街4个街道办事处,共31个居民委员会;洪江区辖桂花园、常青、横岩3个乡28个村。
洪江区山水秀丽,环境优美,曾被除誉为湘西的一颗"明珠"。洪江区以老鸦坡为屏障,呈扇状辐射,满山绿树成荫,雄溪公园的亭台楼榭点缀其间,气势壮观。城西嵩支山幽林深处的古刹大兴禅寺,如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为省内著名寺庙之一。山间怪石成趣,古洞藏幽,以"丹凤朝对"、"双狮迎客"、"祖师洞"、"张家坟"、"白云洞"、"镜子岩"、"半山亭"、"水佛洞"、"观音岩"、"鲤鱼田"等影点构成嵩云10景,为城市的游览胜地。
洪江区旧城改造步伐加快。解放前,有"七冲、八巷、九务、条街",街道狭窄,机动车辆行驶艰难,代步之具,惟两人肩抬之山轿而已;房屋低矮潮湿,除少数富商豪绅所居住的窨子屋比较宽敞外,沿河一带商店,多为木板房屋,下层营业,上层为住房,居住拥挤;公共卫生设施少,阴沟堵塞,满街垃圾,臭水横流,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解放后,公共设施逐年增加,街道不断拓宽和延伸。1965年,改建跨巫水河的洪江大桥,来往车辆和城区东西两岸人民畅行无阻。1980年,中共洪江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制订《洪江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市政建设速度加快。对原有的南岳路、沅江路、巫水路、新民路等10条19600米长的主次干道进行拓宽改造和路面硬化,并新辟雄溪路,新建通往新区黔城与国道209公路和枝柳铁路贯通的洪黔公路为洪江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全区16辆公共汽车,在城区内分4条线路行驶。洪江区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有电影放映单位24个,文化馆8个,图书馆1个藏书5万余册,公园、儿童游乐场各1座,还新辟有体育广场、体育训练场、灯光球场和游泳池。
洪江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绚丽多彩,遗存十分丰富。经国家古文物、古建筑专家考察论证,洪江区现存一座全省乃至全国罕见的古商城正待开发。洪江古商城内有80多个馆、宫、殿、庙、庵、寺、院、祠,17家报社,23个钱庄,34所学堂,48个半戏台,50几家妓院,60多个烟馆,70余所酒家,80来个客栈,近百个作坊,近千个店铺,充拥于山城的每个角落。不愧是一幅展示明、清、民国社会景观的“清明上河图”,一所集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史资大全的活性博物馆。我们感谢历史,感谢前人,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厚重的遗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洪江区儿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谱写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壮丽篇章,曾经取得了第一次创业的辉煌成就,享有“湘西明珠”之美誉。在跨入21世纪的重要历史时刻,洪江区人民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沿着“三个代表”的指引方向,继续发扬“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求实创新、自强不息”的洪江区精神,努力开辟“二次创业、民营兴洪”之路,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昔日的湘西明珠再创辉煌。
丽江、平遥、洪江和凤凰四座古城丽江、平遥、洪江和凤凰四座古城丽江、平遥、洪江和凤凰四座古城是在湖南怀化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论坛上正式签署的协议,四地承诺: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客源互换、利益互惠的原则,打破地域界限,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提高,实现旅游信息交流、沟通与共享,实现旅游人才的交流合作。
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在香港大学医学院研修。现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全国委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国际心脏病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 4篇),参与编写、翻译医学专著20余部,其中担任主编2部、副主编3部,主审4部,曾参加国家“八五”、“九五”攻关计划、“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课题的临床研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上海市教委课题1项、院内课题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个人特长:高血压、心衰、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心脏电生理和起搏器安置术、射频消融术。曾应邀到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会诊,指导当地医院开展起搏器和射频消融手术。对疑难病症有研究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