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铜氰化钾
标识中文名:氰化亚铜(三)钾;亚铜氰化钾
英文名:Potassium cuprocyanide;Copper potassium cyanide
分子式:K3Cu(CN)4
分子量:284.93
结构式:
CAS号:13682-73-0
RTECS号:
HS编码:
UN编号:1679
危险货物编号:61001
IMDG规则页码:6240
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或粉末。
主要用途:用于配制和调节镀铜盐浴。
理化性质熔点:沸点:
相对密度(水=1): 相对密度(空气=1):
饱和蒸汽压(kPa): 溶解性:溶于水。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燃烧热(kj/mol):
避免接触的条件: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不燃
建规火险分级: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
爆炸上限(V%):
危险特性:受高热或接触酸或酸雾放出剧毒的烟雾。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钾、氰化物。
稳定性:稳定
禁忌物:强酸。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灭火方法:不燃。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13
包装储运包装类别:Ⅰ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专仓专储。远离火种、热源。管理应按“五双”管理制度执行。包装密封。防止受潮和雨淋。应与酸类、氯酸盐、亚硝酸钠(钾)等分开存放。不能与粮食、食物、种子、饲料、各种日用品混装、混运。操作现场不得吸烟、饮水、进食。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防止洒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害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5mg(CN)/m3(皮) 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急救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均有毒。口服剧毒。非骤死者,先出现感觉无力、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四肢沉重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随后面色苍白、失去知觉,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吸入亚硝酸异戊酯,肌肉注射10%4-二甲基氨基苯酚。
食入: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或全面排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有关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泄漏处置: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厂商特别推荐的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移至大量水中,加过量次氯酸钠,静置24h,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