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炳炎

蔡炳炎(1902―1937)字絜宜,别号孑遗。安徽合肥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和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毕业生。曾参加北伐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任国民党陆军第十八军六十七师二○一旅少将旅长,参加淞沪抗战。8月24日,奉命率部抵达罗店设防。入夜,部署初定,阵前即发现敌军。传令士兵不得妄动。待敌接近阵地约50米,乃一声令下,猛烈开火,继以刺刀冲杀,全歼来犯日军。25日晨,以一团兵力,向占据陆家宅的日军第十一师团出击,攻占其前沿阵地。后因日军援兵疯狂反扑,所部死伤惨重。中午12时,亲率一营兵力在陆家宅与日军反复冲杀。激战中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35岁。198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1986年,其灵柩迁葬于合肥市,安徽省暨合肥市党政领导与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及黄埔军校同学会等共100余人参加了迁葬仪式。
蔡炳炎(1902―1937),字絜宜,别号孑遗,汉族,安徽合肥人 。1924年6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步科。同年11月毕业,被分配到以黄埔军校学生为骨干组建的军校教导团。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权发兵东征,讨伐陈炯明。时任军校教导二团二营六连连长,率部随右翼军出征,攻占淡水城10月,参加第二次东征,转战五华、兴宁、松口等地,参加了扫荡陈炯明残部的战斗。1926年春,改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师八团八连连长。同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隶属于何应钦率领的第一军,编入东路军序列,从广东潮州、汕头一带出发,向盘踞福建的孙传芳军阀集团的周荫人部进攻。福建克复后,随部进入浙江,旋即转向江苏,参加会攻南京。1927年,随部进军安徽北部、苏北地区和鲁北。在这一系列进军作战中,由连长被提升为副营长、营长,授中校军衔。同年,升任第九军教导大队上校主任。不久,调任国民党军总司令部补充第五团团长。1928年初,改任第一军三师八团团长。同年秋,奉命调任第二师五旅十团团长。1929年,又调往第四十五师二六八团任少将团长兼徐州警备司令。1932年,调第一师参谋长兼开封警备司令,继调第十八军军部任参谋兼干部训练处副主任。同年,再调安徽省保安处任少将参谋长。1933年,升任安徽省保安处中将处长。1935年,调中央陆军经理处任少将处长。1936年,调第十八军六十七师二○一旅任少将旅长。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奉命率部5000人星夜驰援罗店一带守军。26日凌晨3时,督部向日军主力盘距的陆家宅冲击,战斗异常激烈,部队伤亡惨重。遂将指挥所向前推进几百公尺,设在冲击部队的散兵线后面,亲自督率一个营及特务排向日军冲击,同敌展开肉搏,不幸在距敌人阵地数百码之处中弹,英勇殉国。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中将。198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合肥市人民政府重修烈士墓,以志纪念。
抗日名将---蔡炳炎纪念馆:http://www.eelove.cn/caibing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