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重组率:

1、遗传学重组率

交换值(重组率):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一般利用重新组合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进行估算。

交换值(%)=(重新组合配子数/总配子数)×100

交换值的幅度经常变化于0-50%之间:

* 当交换值——>0%,连锁强度越大,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交换越少;

* 交换值——>50%,连锁强度越小,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交换越大。所以,交换值的大小主要与基因间的距离远近有关。

影响交换值的因子:

1).性别:雄果蝇、雌蚕中未发现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

2).温度:家蚕第二对染色体上PS-Y(PS黑斑、Y幼虫黄血)

饲养温度(℃) 30 28 26 23 19

交换值(%) 21.48 22.34 23.55 24.98 25.86

3).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部位:离着丝点越近,其交换值越小,着丝点不发生交换。

4).其它:年龄、染色体畸变等也会影响交换值。

* 由于交换值具有相对稳定性,常以该数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遗传距离。

2、基因工程学重组率

重组率:连接反应结束后,含有外源DNA片段的重组分子数与加入的载体分子数之比。较为理想的重组率为25-75%

提高重组率的方法:

连接反应条件 外源片段:载体=2:1-10:1(分子数),增加碰撞机会,减少自身环化。

载体除磷 (磷酸酯酶5’除磷)。

TdT在3’端增加人工粘性末端,防止载体自我环化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