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璜

1、
黄璜,男,1933年8月出生,江苏涟水人,大专文化。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入党。现任全国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任军队卫生员、文工团员、中共中央华东局机要员。建国后历任华东局机要员、安徽省委机要处台长、安庆地委机要科科长、安庆地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望江县委书记处书记、安徽省委组织部一级巡视员。“文革”后任安徽省直机关处长、无为县委第一副书记、六安地委常委兼霍邱县委书记、六安地委副书记。1983年3月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安徽省军区第一政委。1987年7月任江西省副省长。1989年12月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宁夏军区第一书记。中共十二届、十四届中央委员,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常委。主要论著《源于实践的思索》,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2、
黄璜,博士,1958年出生。教授,作物信息科学专业、草业科学专业硕士、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农学硕士学位。1983年—1984年在意大利罗马大学做访问学者。1994年获农学博士学位。1995年--1997年在湖南农业大学做博士后。现任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成员、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各一项。
黄璜博士在作物信息科学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作物生态信息与作物生态模型;在草业科学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草业生态技术与草业生态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
1. 作物生态信息与作物生态模型
作物生产过程中,作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其表现形式是物理、化学、生物现象。我们已研究并推广的技术,其经济功能非常明确,但生态功能尚有疑惑,如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对稻田气体排放的影响、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等的影响。我们拟通过研究动物对水稻生长发育、稻田气体、微生物影响的过程和机理,建立生态模型,为水稻丰产增收、水稻清洁生产、维持稻田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2. 草业生态技术与草业生态工程
在我国的中亚热带地区,无论是土壤类型、湿地的数量与质量、农业景观多样性,在世界上都有其特殊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研究适合这一区域的草业生态技术和草业生态工程,既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为这一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我们已对紫云英、鱼腥草的综合利用进行初步研究,拟通过生态技术与生态工程方法的应用,挖掘紫云英、鱼腥草的生态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