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湘阁
熊湘阁
熊湘阁,位于长沙小西门内
1938年长沙大火前,小西门内有“李刘二忠祠”(今路边井小学内)。该祠祀南宋末潭州知州李芾和明末湖南巡抚刘熙祚二人。溯其源,二忠祠为宋代露仙观旧址。宋代长沙先后遭金兵和元军的屠掠。“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潭州军民的民族精神为之振奋,露仙观乃改名为熊湘阁。“熊”即楚国始祖熊绎。熊绎率领楚人“筚路蓝缕”,曾辟道长沙。到熊渠时,楚国势和已完全控制了整个长沙地区,古长沙亦有了“熊湘”的雅称。
南宋末,熊湘阁上演了长沙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幕:潭州知州兼湖荆湖南路安抚使李芾死守长沙,矢尽粮绝,除夕夜,元军破城,李芾乃携一家老小自焚于熊湘阁上。
元朝灭亡后,明代学者谈及此事无不慷慨悲歌。陶汝鼐《赋熊湘阁》云:“熊湘高阁不可迹,罗雀掘鼠作除夕。熊湘高阁不可下,焚王燔珠作除夜。作除夜,悲何极。三家举火千烟熄,旦日长沙比寒食”。
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长沙知府钱澍建“李忠烈公祠”于熊湘阁旧址,户部尚书、大诗人李东阳为之作记。明崇祯间,在李公祠后边又建“刘忠毅祠”。刘即刘熙祚,崇祯间任湖南巡抚。张献忠战湖南时,刘在永州被捕,张令刘下跪,刘不从,被杀,后刘被谥忠毅。明末清初,两祠均毁于兵火,其址被僧人改建成福祜庵。至康熙间,巡抚赵申乔令厘定两祠旧址,将两祠合并重建,名“李刘二忠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