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裸裂尻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黄河裸裂尻鱼

科名:鲤科

拉丁名:Schizopygopsis pylzovi Kessler (Kess-ler)

分类地位: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裸裂尻鱼属Schizopygopsis

别名:小嘴湟鱼、小嘴巴鱼、[鱼景]鱼

形态特征:体侧扁而形长。头钝锥形。吻钝圆,吻皮稍厚。口弧形,下位。下颌前缘具角质利锋。唇狭窄,唇后沟中断。口须缺如。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体背青灰色,腹部灰黄色,背部密布浅褐色小斑点;胸、腹、臀鳍青灰色,略带红色;背鳍和尾鳍青灰色,尾鳍具蓝灰色边缘。

药用部位:黄河裸裂尻鱼的肉。

生态:栖息于高原地区的黄河上游干支流和湖泊及柴达木水系。越冬时潜伏于河岸洞穴或岩石缝隙之中,喜清澈冷水。分布海拔常在2000-4500m高度。以摄食植物性食物为主,常以下颌发达的角质边缘在沙砾表面或泥底刮取着生藻类和水底植物碎屑,兼食部分水生维管束植物叶片和水生昆虫。最小性成熟个体雄性体长16.1cm,体重35g,精巢重1.8g,3龄雌性21.5cm,体重108.1g,卵巢重4.7g,4龄雌性个体体长32.2cm,体重462.5g,绝对怀卵量12882粒。

分布:分布于兰州以上黄河水系的干支流和附属水体,如岳古宗列曲、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黄河干流,包括玛多县、达日县、玛沁县、久治县、贵南、尖扎、同德、同仁、贵德、共和曲沟等,支流大通河有祁连默勒曲、大通县北川、湟中、西宁南川、湟水等以及柴达木盆地诺木洪河、香日德河、托索湖、阿拉克湖等水域。 测量最大个体体长达330mm以上,为产区主要经济鱼类。

药用价值:

【功 效】:祛瘀止痛、通经调经、排脓消炎。

【主 治】:治胃脘痛、月经不调、疮疖、肠痛。

【性味归经】:苦、咸,寒。肺、脾、胃、大肠四经。

【用法用量】:内服:冲服,适量。

【别 名】:小嘴巴鱼、湟鱼(《中国药用动物志》)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捕捉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

【考 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