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武乡
简介
泰武乡位居屏东县八大山地乡之中心地带,是东港溪上游及瓦鲁斯溪之间和中央山脉西侧,为典型的山地乡,有西排湾族「托窟文」等三大社,居于北大武山和南泰武山之间的谷地,由于台东县有大武乡,在台湾光复后为了与大武乡有区分,乃取大之古音「泰」字而成为「泰武」。目前泰武乡有佳平村、武潭村、和平村、佳兴村、泰武村和万安村等六个行政区域。
「泰武」之名的由来,民国35年1月在泰武村成立乡公所,因该部落择音「括儿鲁使」(Kulaluce),又东面有大武山,故取其大武与泰武谐音,而定名为泰武村,同时以该村为乡治所在,即正式命名为泰武乡(避免与台东县大武乡雷同)。
沿革
清领时隶属于台南府凤山县,在山下设屯兵监护,日治时属阿猴厅,在各社设警察驻在所,以执行地方行政、教育、卫生,并维持治安等殖民政策事项,至民国34年终战后,国民政府来台,于35年成立泰武乡公所,为献自治机构。乡公所为求乡治适中,便利乡民洽公,就迁设于现址之佳平村,今辖下计有佳平、武潭、佳兴、泰武、万安等6村。初隶属高雄县,民国39年因行政区域调整,成立屏东县,本乡乃由高雄县划归屏东县管辖,以迄于今。
地理环境
本乡住于屏东县八个山地原住民乡之中心地带。
东:与台东县相接,是群山高耸的中央山脉,有南北大武山。
西:与万峦乡相接。
南:与来义乡毗邻。
北:接雾台乡、玛家乡。
地质
本乡之地质除靠近大武山者由千枚岩、皮岩、来砂岩构成新高层外,均为由页岩、板岩、千疾岩岩构成的庐山岩,就土壤可分为黄红色红壤、红棕色黄壤、黄红色到黄棕色黄壤、崩积土、石质土等五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