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义乡
历史沿革
本乡系属台湾原住民排湾族群,其族群分为接瓦尔亚(RAVAL)与布曹尔亚族(BUTSUL)两大族群;前者分布于屏东县三地门乡一带,后者分布于屏东县泰武、玛家、来义等乡内。来义乡是属布曹尔亚族的中排(PAVMAUMAG)一群。
逊清时代属台南府凤山县,日据时代属阿猴厅,迨民国34年台湾光复,于民国35年元月在「加拉阿夫斯」部落(旧来义部落)成立乡政区域,定名为「来义乡」。乡辖内有来义(CHALAAFUS)、义林(CHANAASLA,由CHALAAFUS部落部分移居与大后DVAAIO社合并之)、丹林(ZALASIV,由ZALASIV社及CHALAAFUS之部分移居合并之)、古楼(GUNANAO社)、文乐(BUZUNUG社)、望嘉(FUNGALID社)、南和(由BAILUS社及TAKANIMULA社合并之)等七村。
民国39年间,乡公所迁至义林村(CHANAASLA);迨至民国44年,乡公所又迁至古楼村(GUNANAO),由于交通极为不便,乡公所又二度迁至现址至今。且档案之保存缺乏,对原始乡情史事乏考据,描难以纂详。
人文地理信息
位置:本乡位于屏东县中央偏东,东以中央山脉与台东金峰、达仁两乡毗邻,西邻新埤、万峦两乡,南以力里溪与春日乡为界,北以瓦鲁斯溪与泰武乡相连。境内峻岭层叠,地势崎岖,间有力里溪、来义溪环抱整个乡域,汇合为林边溪,注入台湾海峡。
面积:全乡计17,256.5861公顷(国有林班地:8,742.5478公顷,山地保留地:8,408.7422公顷,增编山地保留地:105,2861公顷)。
地势、气候
本乡境内多高山峻岭,有大武山、来社山、保和以山、巴井留守山、巴里亚古山,平均高度在300公尺以上,地形崎岖,坡度落差甚大;溪流方面,有林边溪上游来社溪、力里溪、瓦鲁斯溪……等。年雨量较一般山区为低,降雨量集中在6-10月份,余均干旱,尤为1-5月份全乡常闹水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