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取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前后取形】

前后取形是示形法的特殊谜法。它在谜底或谜面的一方,用两个方位词分别对另一方的两个核心词(字)的前部与后部字素作提示,即以两字的两头示形。如:

台湾始终归一体(猜字)弘

此谜以“台湾”二字作核心词立在题面作为取形对象。方位词“始”与“终”,一指“台”的上部字素“厶”,一指“湾”的末部字素“弓”。由“归一体”提示“厶”与“弓”组合成“弘”字。也有不用提示语的,如“前呼后合”猜“吕”,此类谜是题面取形解谜底的谜例。

芯(猜黑、贵地名各一)萝北思南

“芯”字上面的“艹”在“萝”字的北部,下面的“心”在“思”字的南部,恰好互为照应。这是在谜底取形的谜例,它没有附加组合两种字素的提示词。

此法的提示词,一般都在题面,如果出现在谜底,就会成为“以底说面”谜。如后例的“萝北思南”若加“同安”(福建的县),释作:“萝”之北的“艹”与“思”之南的“心”,一“同”“安”排。其语意便有以底解面字(芯)的意思。又如“不去上头,只去下头”猜《周礼》一句“谓之王公”。题面“不去”二字的上头“一”、“土”合成“王”,“只去”的下头“八”、“厶”合成“公”。因有“谓之”附着提示,也同样成了以底解面的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