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璞泣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 目:抱璞泣血

发 音:bào pú qì xuè

释 义:比喻怀才不遇,伤心悲痛。

出 处:汉·东方朔《七谏·谬谏》:“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

成语典故:

春秋时,楚国的卞和在深山中得到一块很好的璞玉,就拿去献给楚厉王。厉王让玉工验看真假,玉工不屑一顾地看了看说:“是块石头。”厉王认为这是故意欺君,便处卞和以刖刑,砍去了他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璞玉献给武王。武王让玉工验看,又被断为石头。武王再次用刑,砍掉了卞和的右脚。卞和拿着无价之宝进献国君,却不被认识反而遭受天大的冤枉。他感到万分的痛心,就抱着那块璞玉坐在楚山之下伤心恸哭,一连哭了三天三夜,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武王死后,文王即位,派人询问他哭泣的原因。卞和说: “我不哭受了刖刑,我是哭宝玉被当做石头。”文王另外派玉工琢理这块璞,果然得到一块宝玉,这就是历史上相传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后来便以“抱璞泣血”比喻因怀才不遇而悲伤,或以真才实学相报效反而遭受不白之冤。也作“抱玉泣血”。(见于《韩非子·和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