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因比

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4月14日–1975年10月22日)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另外“汤因比”也译作“汤恩比”。他的叔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但专门研究经济发展史,也叫阿诺尔德·汤因比(1852-1883)。为了区分两者,我们通常都称呼二人的全名,以免混淆。
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对历史有其独到的眼光。他的十册巨著《历史研究》1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
生平简介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1889年4月14日生于英国伦敦,卒于1975年10月22日。英国历史学家。曾就读温切斯特学院(Winchester College)和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Balliol College, Oxford),1911年毕业。其后加入雅典考古学院成为研究生,并前往希腊进行考古工作。回国后,1912年到1915年成为母校的研究员,专门研究及教授希腊和罗马的古代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供职于英国外交部政治情报厅,并于1919年以英国代表团成员身份参加巴黎和会。1936年,阿道夫·希特勒授予他帝国总理勋章。二十年代先后担任过伦敦大学教授(1924),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部长(1925),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再次为英国外交部工作,并参与了战后和谈。
著作简表Toynbee, A. J.,(1924), "Greek Historical Thought"
Toynbee, A. J.,(1934-1961),"A Study of History" (also known as "History of the World"), http://www.oup-usa.org/isbn/0195050800.html
Toynbee, A. J.,(1951), "War and Civilisation"
Toynbee, A. J. and Toynbee, P.,(1963), "Comparing Notes"
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

本书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写于1973年。这是一部以广阔的视野对世界历史进行全景式综合考察的著作。作者以抒情式的文笔,叙述了自人类形成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以及人类自身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历史。他以“区域文明”作为历史考察的对象,摒弃了西方史学家传统的“欧洲中心论”,并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人类历史置于自然界的背景中进行考察。本书既是一部通俗的叙事体史学著作,又集中凝聚了作者一生学术思想的精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著作:《历史研究》汤因比(1889—1975)是英国历史学家,早年曾在牛津大学接受古典教育,并成为希腊罗马史和近东问题的专家。1919—1955年,汤因比长期担任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并多次参加政治和社会活动。他的一生著述很多,但全面反映他历史观点并使他成名的是一套12卷本的巨著《历史研究》。这部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著作。

在《历史研究》一书的开头,汤因比就尖锐指出,以往历史研究的一大缺陷,就是把民族国家作为历史研究的一般范围,这大大限制了历史学家的眼界。事实上,欧洲没有一个民族国家能够独立地说明自身的历史问题。因此,应该把历史现象放到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比较和考察,这种更大的范围就是文明。文明是具有一定时间和空间联系的某一群人,可以同时包括几个同样类型的国家。文明自身又包含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其中文化构成一个文明社会的精髓。文明具有两个特点:第一,都经历起源、生长、衰落、解体和死亡5个发展阶段。第二,文明和文明之间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或称“亲属关系”,就像几代人生命的延续,每一个文明或者是“母体”,或者是“子体”,或者既是母体又是子体。但这种文明之间的历史继承性并不排斥它们之间的可比性。首先,从时间上看,文明社会最多只不过三代,历史进入文明阶段也不过刚刚超过6000年,而人类历史至少已有30万年。两者相比,文明的历史长度只占整个人类历史长度的2%,因此,在哲学意义上,所有文明社会都是同时代的;其次,从价值上看,如果与原始社会相比,所有文明社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如果同理想的标准相比,这些成就又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所有文明社会在哲学上又是等价的。从这些界定出发,汤因比把6000年的人类历史划分为21个成熟的文明:埃及、苏美尔、米诺斯、古代中国、安第斯、玛雅、赫梯、巴比伦、古代印度、希腊、伊朗、叙利亚、阿拉伯、中国、印度、朝鲜、西方、拜占庭。俄罗斯、墨西哥、育加丹。其中前6个是直接从原始社会产生的第一代文明,后15个是从第一代文明派生出来的亲属文明。另外还有5个中途夭折停滞的文明:玻里尼西亚、爱斯基摩、游牧、斯巴达和奥斯曼。
汤因比的历史理论汤因比的历史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史学的两个趋势:一是19世纪传统的叙述型历史已转向整体型、分析型历史;二是非西欧地区的历史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对文明起源的解释上,汤因比提出了挑战与应战的理论,这是他比斯宾格勒高明之处,也比传统的种族论和环境论大大前进了一步,因为他注意到了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注意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但这一理论也有两个致命缺陷:一是过分强调了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作用;二是忽视了挑战应战过程中物质因素的存在。汤因比看到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问题,注重道德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完善,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他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夸大了宗教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汤因比用他的文明衰落理论硬套其他文明的历史,是不符合事实的。但他在晚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指出仅用一个西欧模式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还应再加一个中国模式或犹太模式,并对中国的未来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从汤因比的理论和体系中,也可以看到当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强调潜意识和直觉的作用。但他仍然认为人的理智和良心是高于一切的。在对西方前途的解释上,汤因比也与斯宾格勒不同,他认为西方文明虽然发展到了顶点,但还没有理由说它已走向死亡。西方将来的命运如何,取决于西方人能否面对挑战进行成功的应战,能否解决那些西方文明生存的各种问题。这种比较乐观和现实的态度,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时代和西方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著作:《展望二十一世纪》

《展望二十一世纪》是根据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阿诺尔德·汤因比和日本宗教和文化界著名人士、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关于人类社会和当代世界问题的谈话记录整理而成,先后出版过英文、日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多种文本。
本书分为《人生与社会》、《政治与世界》、《哲学与宗教》,共三篇十二章,论及的问题极为广泛。两位作者纵贯古今,横跨全球,追溯过去,着眼当代,展望未来,从宇宙天体、生命起源、宗教哲学、道德伦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国民经济、社会福利、政治制度、领导选择、军备竞赛、和平战争,一直到未来的世界大同,几乎探讨了人类社会、当代世界所有最迫切的问题,并对未来世界作了预测和展望,还谈了中国在未来世界中的作用。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汤恩比曾说过:“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中国人的世纪。”

早在七十年代,世界知名的学者-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曾经在日本与池田先生有一次很长的谈话。此次谈话记录发表了,我看到中文的译本。他们谈到二十一世纪,社会非常纷乱复杂,极度不安定,能解决现今社会问题的,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我这次访问日本,提到这个话,与我年龄相仿佛的人,印象很深刻,都能明了。
在外国,我们常常听到‘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这句话没错。但是许多人产生误会、曲解了,以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军事会强大起来,过去其他国家常常欺负中国人,大概现在中国人要报复了,这样解释是大错特错!我告诉日本人,汤恩比博士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不是指中国的政治,也不是中国的军事、科学技术,更不是中国的工商业,而是指中国文化,就是‘儒释道’的学说。汤恩比博士所讲的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这个学说在二十一世纪会发扬光大,能带给全世界安定和平。什么人能够认知、提倡,他就是二十一世纪的领导人。所以,中国文化能帮助苦难的世界,走向安定和平康庄的大道。
日本人能提倡,日本人可以继承中国文化的慧命,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比现在中国人深。我在日本鼓励他们,希望他们带头将中国文化、大乘佛法复兴起来,领导全世界的学术。这就是中国人的世纪,就是中国学说的世纪,绝对不是中国武力的世纪。
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从未对境外的国家发动战争,因为中国人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为什么如此爱好和平?受中国古圣先贤教育,几千年来都如是教导!自从汉高祖建国,到第二代汉武帝制定了国家的教育政策,以儒家孔孟学说教化全国人民。这个教育政策一直到满清,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的政策。这是什么道理?每一个朝代开国的领导人都有真实智慧,有慧眼,认识儒家与佛法的教学,所以他自己认真学习,并带动全国人民学习。
因此,汤恩比博士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欧洲曾经出现过罗马帝国,但是一千年之后灭亡,再不能复兴了。所以,全世界找到统一的局面,只此一家。这一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
中国人千万年来在这个世界没有被淘汰、灭亡,什么原因?就是有伦理道德的教育。人伦的大道是什么?就是符合自然的秩序。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是自然秩序。人伦的自然秩序: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这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这个关系是自然的,不是哪一个人制定规划的,自然就是道。遵守自然的法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这是德。八德有两种讲法,第一种‘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另外一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古圣先贤没有不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以道治国,以德化民’,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历代的圣王教化全国人民的根本!
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育没有竞争,竞争的教育是从西方传来的,这种教育会带来灾难。现在许多父母都教小孩竞争,你要是不好好的争,你将来就生活不下去。这个观念是错误的,会带给世界很大的灾难。为什么?竞争提升就是斗争,斗争提升就是战争,战争提升就是毁灭,世界末日。
最近这一个世纪,从五四运动以来,打倒孔家店,古圣先贤的伦理道德教育受了很大的伤害,但是它的根还在。毕竟它有几千年的根,一下想把根完全拔除,不是容易事情。但这个根本稍稍摧毁,灾难就现前。如果这个根本完全丢弃了,这个国家民族一定要遭受亡国灭种的惨祸。
在东方,日本、韩国都是接受中国文化,都是以中国文化作为立国化民的根本。我们晓得,文化不分国界、种族、宗教,它是全世界人民的智慧财产。任何人提倡,我们都认同、拥护,决定全心全力支持。所以,他们问我:‘访问日本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祈求世界和平,消除传说当中对中国人的戒心,他们都认为中国复兴起来之后,恐怕又是世界上的霸主了。我说:‘不会,中国永远是和平的,希望大家消除这个戒心,认真好好的学习孔孟之道,复兴大乘佛法,这就是庄严佛国土。’
中国古圣先贤的伦理道德教育是和平的,人与人之间忍让,互助合作,决定没有竞争。我虽然没有与汤恩比博士见过面,但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是这个时代最伟大、了不起的伟人,历史会给他评论。他有真正的智慧,了不起的眼光,他看清楚了,挽救世界的灾难,只有中国儒家的教学与大乘佛法。别人见不到,他能见到;别人说不出的,他能说出;别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所以,他是这个时代的英雄豪杰。--净空法师访韩日后记.